首页 > 历史军事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169章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169章政治制度的发展(2/2)

目录

另外,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设有爵位。商鞅变法的时候为秦国制定了20级爵: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其中最低的爵位是第一级公士,最高的爵位是第二十级彻侯,十六级以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爵名同时还是官名。

商鞅变法时,他的职位是大良造,即大上造。而白起,也曾任过秦国的左更和大良造。这一时期,当一个人获得爵位以后,他也就得到了官职,并获得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相应的特权。爵位不同所享有的待遇自然也不同,爵位在八级以上的官员除了拥有赏赐和可以减免刑罚之外,还享有食邑。而爵位在八级以下的官长就只能获得赏赐的田地,而不能食税邑了。除了爵之外,特别有功的人也有得到卿的称号的,例如司马迁的八世祖司马错,就因为伐蜀为秦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而被称为客卿错。

商鞅变法为秦国制定了非常详细的爵位等级制度,但在其他诸侯国,爵位制度相对就没有这么完善了。在齐、燕、赵、韩、魏这些国家,爵位的等级大抵只有卿和大夫两个阶层。卿一般分为上卿和亚卿,大夫则一般则为上大夫、中大夫和下大夫。我们所熟知的荆轲曾任燕国的上卿;蔺相如曾任赵国的上大夫;乐毅曾为燕国亚卿。而在楚国,爵位等级制度就更不完善了,楚国的最高爵位是执圭,除了执圭之外还有上大夫、五大夫爵位。

很多人都听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掌握兵符才能掌握兵权。这一时期,诸侯国任命官员的时候都会发给玺、符。玺是官印,象征着权力,当官员离职的时候玺是要上交的,而符则是武官调遣军队所必不可少的。兵符通常都是分成两半的,左半交给领兵的武将,右半由国王保管,只有左、右半合在一起才能调遣军队。

战国时期,除了任命官员的制度跟以前比有很大区别之外,对官员的政绩考核也比以前严格了许多。这一时期,官员的政绩一般都是由国君亲自考核的,只要没有达到国君的要求,就会立刻被免职。

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除结束了各方争霸,促进了统一之外,也为后来各朝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本章完)

/104/104501/

目录
新书推荐: 拯救咒术界后陷入修罗场 让你导演爱情,你给我导只猴 我真是个修仙天才 苏婳顾北弦 武神剑尊 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 抄家流放:奶娃带着全家吃香喝辣 岁岁安 夫人进城:丈夫死后,我靠抓鬼成了玄学大佬 缘起缘落还是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