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诗相 > 第十四章 《泊》

第十四章 《泊》(1/2)

目录

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还是自行车大国,人们出行骑自行车居多,而今天,城市里通勤时的车水马龙,每逢节假日高速公路的堵车长龙,让我们知道,中国俨然成为汽车大国。四十年前,汽车在国内绝对可称得上是奢侈品,而现在已是大众商品,尽管是大众商品,但是它的开销也是衣食住行中较为昂贵的一项,对大部分家庭来说,“住”领域的开销占大头,其次便是拥有汽车的“行”范畴。人们买房或买车时,大手笔掏钱出来多是一锤定音,可是对于物业管理费和养车费用,却颇有微词,公司附近的小区门口有块醒目的告知牌提示“夜泊月保800元”,看到这块牌时,同事闲聊时轻松的说到,这里停车费还蛮便宜的,同等小区起码一千多起步,回应时说到,800元的停车费用的确不高,不过也是一笔额外的开销。已经普及千家万户的小汽车,很多人买起来花大手笔不觉得贵,却会对每个月千百块的停车费到有意见,觉得贵,总之很多人花大价钱买部车很爽快,到了用车时找停车场或寻找停车月保场地时,七八百的月保费或临时的停车费,却习惯性说到停车费可不便宜,或许人有一个特性,对于一次性的开销费用敏感性较弱,对于持续不断的开销费用敏感性较强,犹如买楼一样,百万积蓄按揭买楼一锤定音,每个月交物业管理费用时,能拖则拖。

夜泊月保,字面意思即一个月晚上的停车费用,使用夜泊字眼是市面上很少见的现象,因为现代人习惯性说停车,泊车一般是粤语语境下的说法或是用于书面用语,因此这个说法是延续了古时候的泊船用法。泊,古代是停船靠岸的意思,故现代航运系统还有泊船、泊位之说,现代桥梁和汽车普及之前,人们远行的最佳交通运输工具是船运,船运就需要码头,码头供船舶停靠的位于即泊位,汽车取代船舶成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后,故有些地方停车场还会延用泊位之说,这在岭南地区较为常见,或许是泊车用粤语发音符合他们的习惯。今日的夜泊,是人们用于停车,而千年前的唐宋时期,夜泊则是晚上停船靠岸的意思,毕竟黑夜里行船不是很安全,在古代,“千里江陵一日还”是个传说,因此古人远行时,需要经常停靠岸边,尤其是对于羁旅过程中的士人来说,行船旅途中是经常需要泊船靠岸的,从一些泊船的诗句中也可窥知一二。古人的乘船远行犹如今日人们长途开车,河流相当于高速公路,码头泊位相当于高速服务区,在服务区歇息时,这些羁旅生活的诗人难免不吟诗作对一番,如唐代诗人孟浩然夜宿德江时,著有“移舟泊烟渚”,送别好友时著有“日暮征帆何处泊”,中唐诗人刘禹锡赋诗《晚泊牛渚》,晚唐诗人杜牧经过秦淮高级服务区时著有《泊秦淮》,而泊船的诗篇最具有盛名的莫过于张继的《枫桥夜泊》,和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泊船瓜州》,这两首泊船佳作,值得众人共赏。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是诗人张继乘船经过苏州城外枫桥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张继的历史记载较少,唯一响彻诗词史的作品便是这首《枫桥夜泊》。安史之乱前夕,张继进士及第,也即获得任官资格证,然而未能在仕途之旅中布施才华,却遭遇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内乱,这场战乱打破了盛唐的美梦,也影响力很多士人的好梦,张继便是受影响的一员。国家动荡之际,不用奔赴前线的皇亲贵胄跟随皇帝李隆基仓皇西逃,因为安史之乱主要发生在北方一带,乱局对江南的影响较小,故江南较为安定,因此很多文人士子过来避乱,张继便是在此大背景下,羁旅至姑苏(今苏州)时,正值深秋时分,乘船停泊在枫桥边,欣赏到秋夜里幽美的江南景色,夜深人静时听到从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怀着无尽的愁绪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创造了旷古传诵的名作《枫桥夜泊》。这首诗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声名更是远播至日本,据说日本的京都建有一座名为寒山寺的寺庙,是因为《枫桥夜泊》这首诗深受日本人的喜爱而仿建苏州寒山寺而成,并且喜欢诗词文学的日本文化人,多有提及张继的这首名作和寒山寺的渊源,位于苏州的寒山寺原只是千百座寺院的普通一员,因此诗声名鹊起,成为名扬天下的寺庙并流传至今发展成为游览胜地。

这首诗前两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景象密集,描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等三个深秋季节常有的场景,加上不眠的作者看到的江枫与渔火,两句诗中刻画了六种景象,构筑成一幅意蕴浓郁的画境。接下来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描绘出作者羁旅途中辗转反侧卧听深夜钟声的情境,城外、寒山寺、客船和钟声烘托出诗人“对愁眠”的心绪,整首诗精确且细腻的叙述了乘船夜泊者见识江南深秋景色后的感受,情景交融的勾勒出作者的羁旅之愁。有才华的作词人以这首诗为蓝本,用现代音乐的表现形式,创造了曾经响彻中华大地的歌曲《涛声依旧》,歌词中“带走一盏渔火”、“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和“能否登上你的客船”等句,显然是从这首《枫桥夜泊》化用而来,据说这些歌词是作词人甚感“江枫渔火对愁眠”让他拥有无限遐思,触发灵感后写下《涛声依旧》这首歌,殊不知此歌一经问世,与其蓝本《枫桥夜泊》一样达到耳熟能详的境地。《涛声依旧》这首歌犹如唐诗《枫桥夜泊》一样,意境深远,蕴含着作者的忧思哀愁,歌曲将古诗中的神韵意境完美的融入到现代人的口吻和情怀中,自是可引起无数读者或听众的共鸣。音乐作词人从诗词中取其意境演化成歌词,《枫桥夜泊》不是首创,更不会是最后,采用宋词作为现代音乐歌词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甚至有些直接用宋词演唱成歌,宋词的词牌名大多是唐代教坊曲演化而来,因而宋词更易于艺人演唱,而如《枫桥夜泊》严格要求格律的唐诗,则需要作词人将诗中意境融入现代人审美情趣和人文情怀之中。

古代文人泊船时,多是羁旅途中,自是容易激发情思,犹如现代人情绪上头时,喜欢打卡拍照发朋友圈乃至录视频见证下眼前的风景,北宋名相王安石亦是如此,他经过隋唐大运河重要节点的瓜州时,赋诗《泊船瓜洲》一首,为了写好这首诗,还曾反复琢磨用字,好比我们现代人写文案一样,用字得细细斟酌。瓜州,今日的扬州市南部,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发动百万军民开凿大运河的隋明帝杨广就曾多次下扬州,或许这位好大喜功的败家皇帝乘船到扬州时就是停靠瓜州码头,在唐代,瓜州已经成为这条南北大动脉的重要服务区,唐代诗人就曾在此地留下名句“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这里还流传着一个富有传说色彩的故事,杜十娘在此怒沉百宝箱,随着航运的没落,曾经辉煌一时的瓜州被开辟为风景名胜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陈凡钟晴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不正常型月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陈凡钟晴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盗墓平行记(盗墓笔记同人)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陈凡钟晴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 都重生了谁还当人 重回2008我只想赚钱养家 煤气罐没用?看好,我只教一次! 创业系神豪:我要供养百万员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