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诗相 > 第八章 《酒》

第八章 《酒》(1/5)

目录

酒,指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酿制的含乙醇的饮料,最为常见的酒是啤酒、红酒及白酒等,部分地区还流行黄酒,还有很多农家可自行酿造的米酒。小时候在农家见识过米酒的简易酿造过程,采用糯米加水存放在坛子里发酵即可,过些时日就变成家用米酒,由于工艺粗糙简单,自是无法与工艺流程复杂的白酒、酝酿多年而成的红酒相比,也不及大厂商的啤酒,不过米酒应是人类最初形成的酿酒方式,毕竟米酒的原料糯米较为容易获得,也是一般家庭可以自酿的酒。在古代,想必很多人喝的酒如同家用米酒,是比较容易获得的,那些已经享有盛名的名牌酒,其原料及酝酿工艺应有其独特之处,这些酒必然不是普通人可以轻松饮到的,就今天而言,很多酒依然是奢侈品,犹如茅台酒或一些动辄价格成千上万的红酒,尽管酒的核心成分都是化学品乙醇。从纵向维度看人类进步史,昔日的奢侈品多数会成为平民常用品,如同20世纪初在马路上行驶的汽车,对绝大多数乡下人未知为何物的时候,毋庸置疑是响当当的奢侈品,而如今相当部分家庭都能拥有一部小汽车,不过高档车如劳斯莱斯汽车依旧是富贵阶层的专属,今日我们随处可见的酒也是如此,在先秦时期,酒酝酿技术原始致使产量极低,故多用于祭祀、王公贵族专享、宴请等重大事务,秦汉时期酿酒是官方才有的,隋唐时期官方设专职的酒坊用以酿酒,而如今家家户户都可以储存点酒备用,对于专项酝酿并且列为特供的酒,对平民来说,只知道它的传说而不知其貌。如同酒一样,很多事物都遵循同样的发展规律,随着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和生产力的提高,原本只属于精英阶层的物质,也会普及至平民阶层,不过高级的依然是贵族阶层所享有,如音乐艺术,尽管平民阶层也可以从事音乐艺术事业,然而高级音乐艺术依旧将平民阶层挡在门外。

在中国,酒文化可谓不胜枚举,早在东汉末年时期,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在此之前,夏朝时杜康便有了“酒圣”的美名并流传至今,后者有李白言道“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饮酒作为一种文化,为了增加乐趣,行酒令也随之应运而生,行酒令用乡土的话术来讲,叫做划拳或猜拳,在乡下宴请时则多见于老一辈人喜欢划拳,在城市的年轻人则多常见于摇色子猜点数定输赢,这是最为基础的饮酒文化。古书《礼记》说酒食者,所以令欢也,《汉书食物志》说,酒为百乐之长,充分在古人的眼里,酒是拿来作乐之用途,是用来助兴的,因此我们的宴席也习惯叫成酒席,“无酒不成席”正是此理。在觥筹交错之际,才华横溢的文人们自是容易借助酒兴吟诗作对一番,如王羲之在酒后留下墨宝《兰亭集序》,诗仙李白更是把酒当朋友,写下“呼儿将出换美酒”和“举杯消愁愁更愁”等名句,唐代诗人韦应物写信告诉其外甥,喝酒以慰风尘。

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和烟搭配在一起作为送礼的必备品,不管大卖场抑或是便利店,各式各样的烟酒摆在货架上任顾客挑选,临街商铺中时不时设有专门的烟酒行。有人认为,碰杯喝酒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两人的感情深度,如刘禹锡与白居易初次见面时的酬赠诗“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席上的碰杯造就了这对晚年至交。散伙的宴席上痛饮几杯,古人们在送友人远行时也习惯豪饮两杯,如王维送别友人写到“劝君更尽一杯酒”,邀请朋友光临寒舍时,可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烦闷的时候可以喝闷酒,喝酒微醉以麻痹自己以忘却烦恼。总而言之,酒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人调侃的说到,爱喝白酒的敌人多,好喝啤酒的人朋友,喜欢和红酒的情人多,也算有一定道理,喝白酒多处于生意场上且为人多有豪爽的特质,喝啤酒的多出现于同窗好友小聚时的轻松场合,喝红酒的多限于个人买醉及两人对饮且需要氛围的小居所,看似适合饮食男女之间。酒文化深深的烙印在文学瑰宝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饮酒抒怀是激发文人骚客创作的常规模式,因此在诗词中常有酒,犹如明月、春风等词,是诗词中的常客,李白劝人豪饮的《将进酒》写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收到激奋人心的好消息时写到“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在沙场点兵的辛弃疾饮酒后写到“嘴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上面提及的“酒”诗,多是出现在语文教科书里面,在数以万计的诗词中,尚有许多无法搬至教科书的经典,随机从经典诗句中择几首,且看酒在诗句中的地位及背后的故事。

《凉州词》

(唐)王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等到青蝉坠落 我死后渣男疯了 我死后渣男疯了傅铭煜程西 我死后渣男疯了 傅铭煜程西 沙雕春风吹满地,恶毒公主逆天命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 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陈凡钟晴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养蛊人在红楼的邪异人生 陈凡钟晴我们还没毕业辍学的你成战神了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