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神剑的磨刀石

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神剑的磨刀石(1/2)

目录

“这么复杂的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就可以解决吗?”朱翊钧有些不太确信的说道。这可是导致国朝地方府库普遍亏空的大事,是系统性败坏的大问题。

怎么可能如此简简单单就解决呢?

王崇古笑着说道:“陛下这一点都不简单,府库被掏空的复杂,其实一切都建立在欲盖弥彰之上,最关键的就是找到那个最终受益人,也就是白银到底流到了谁的手里。”

如果只需要简单的手段,就可以找到最终受益人,那府库被掏空就意味着是亦可以被追责的,谁受益谁担责,最终缓解这一乱象。

用鼎建大工制造本不应该存在的债务,用债务转移不断的迷惑视线,制造迷雾来欲盖弥彰,一个藏在水下的最终受益人,可以施压让地方承认这些债务的存在,最终完成一鱼两吃。

不应该存在的债务,是层层扑买和转包造成的,这个时候已经吃了一次。

债务最终转移到某个受益人手里,这個时候是吃第二次,而一鱼两吃的食客,往往是同一批人,甚至非常明确的讲,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同一个人。

王崇古其实没有把话讲明白讲透彻,其实这是座师制下的必然结果,一如当初的保定府七十万亩官田被侵占的案子,吃了大头的是范应期,大明晋党寄予厚望的晋人。

只需要简单的债权不得转移,那最终受益人就没办法再藏在水下,意味着必须要冒着暴露的风险,去吃这一口,一旦事发,就会被朝廷所注意到,而后大明神剑必至。

“陛下,这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真的很难,因为在此之前,根本没有做这些的可能。”王崇古两次纠正了陛下的简单,放在万历十一年的大环境下,这件事简单,但是放在嘉靖隆庆年间,这件事根本不会有开始。

因为负责决策的就是一鱼两吃的食客,这么做去反贪?

你让他自己反自己吗?就连高拱也只能保证自己干净,他连晋党的贪腐都反不了,海瑞有的情况下是无敌的,有的情况下是无用的,他是一把无往不利的神剑,尤其是在反腐抓贪这件事里,但之前的大环境就注定了海瑞这把神剑无法出鞘。

能让海瑞出鞘的时局绝对是极为清朗的,至少反腐是一个可以提及并且执行的话题。

很多现在看来天塌地陷的大问题,放在十多年前,根本就不紧要,不急切,因为有更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

“那就是在海总宪的这本奏疏里,再加一个关于债务转移的限制吧,衙门的债务不得买卖。”朱翊钧思索了片刻,还是认可了王崇古的说法,这可是白银,每过一次手,都会产生合理的损耗,记名的债务,如果转移的话,就会承担被骗的风险。

前段时间,京师科举考试的时候,大明京堂抓捕了一大堆的掮客,这些个掮客九成九都是大骗子,当记名的债务不能买卖转移的那一刻,骗子们似乎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路径,那就是担保。

骗子行骗,主打的就是一个敢说一个敢信,属实双向奔赴了。

这样一来前端通过禁止层层扑买,减少地方制造不该存在的债务,后端通过债务禁止买卖,制止债务的变现,两个方面施加力气,让地方的府库远离牛鬼蛇神的侵占。

以前朱翊钧觉得,府库被掏空主要是卡吃拿要导致,比如胥吏们中饱私囊,偷偷搬运府库里的东西,上级盘查的时候,一次火龙清仓烧干净旧账,但朱翊钧从王崇古这里知道,原来大明府库是这样被掏空的。

“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工兵团营,朝廷没有鼎建大工的队伍,就会出现这种事儿,明明朝廷扑买的是乙来负责此案,结果兜兜转转最后是癸来负责,一个两百万的鼎建大工,可能这个癸只用了二十万扑买来了营造,这不出事才怪。”王崇古还是极力推崇和兜售他的工兵团营制度。

王崇古看来,维护鼎建大工的工程质量和下发穷民苦力的劳动报酬,是最急切的两件事。

王崇古进一步解释道:“没有开始,自然不必过分担忧了,诚然工兵团营绝不是什么百试百灵的灵丹妙药,也不存在那种东西,但有比没有强。”

不是百试百灵的灵丹妙药,但可以当做缓解矛盾工具箱里极为重要的一个工具。

“善。”朱翊钧当然清楚这一点。

结束了和王崇古的奏对后,朱翊钧仔细想了想,又将都察院许多贪腐的卷宗拿来过来,认真查阅之后,朱翊钧还真的发现了猫腻,王崇古说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一些个鼎建大工,比如三边修城的费用,显然不正常,朝廷给了一万两银子,但一座营堡居然要十万两银子去修,然后地方就开始亏空了。

到底是亏空到了谁的手里,无从查起,不是缇骑们不给力,实在是稽查量太大了,而且在地方办案,阻力更大,大明的官吏也算是好好的给大明皇帝上了一课,什么叫中饱私囊,什么叫损公肥私。

朱翊钧开始了自己上磨的一天,打开了奏疏开始批阅。

一个科道言官上奏,询问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明现在政令整体方向,让他看不懂,大明整体的大方向,还是以安顿穷民苦力苛责乡贤缙绅势要豪右为主,说得更难听点就是杀富济贫,诚然肉食者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但这个选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这和杀鸡取卵有什么区别的?没有乡贤缙绅和势要豪右带领,穷民苦力们,有没有足够的财富去投资各种各样的项目,让大明完成革故鼎新和新政的推行。

朱翊钧想了想在奏疏上批复:[火烧水得从底层开始烧,从顶层开始烧水,一定不会沸腾,热量会以水蒸气的形式散逸,没事多读读格物报,了解下万物无穷之理。]

张居正那套一元专制是行不通的,因为朱翊钧真的已经很忙了,太祖高皇帝那套,朱翊钧真的不行,那玩意儿要命。

朝臣们的奏疏五花八门,但整体上还是以说事为主,闲的没事干问安的奏疏,被朱翊钧狠狠的申饬后逐渐减少,从最开始无句读的奏疏,变成了都是标点符号的奏疏,而且俗文俗字的奏疏越来越多,这都是皇帝的要求。

句读是为了防止歧义,俗文俗字是为了让皇帝阅读轻松简单,一切都是为了行政更加高效。

户部收到了徐渭的奏疏,对海外通行宝钞对倭国的影响,真的是大开眼界,有限制的宝钞,居然可以在海外顺利推行,而且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实在是让户部出乎意料之外,而另一方面,又佐证了一个观点,那就是,大明实在是太自由了。

大明宝钞的泛滥,除了朝廷滥发超发之外,最大的隐患就是皇亲国戚、武勋大臣们的私印,洪武年间,私发宝钞的案子,往往查着查着就查不动了,因为涉及到了皇帝不想怪罪的人物,完全听命于皇帝的缇骑,就得收手。

所以,国初私印钞法或者私铸通宝的肉食者们,常常托庇于皇亲国戚和武勋大臣。

民间广泛存在私铸铜钱的事儿,大明实在是太自由了,连私铸铜钱和私印宝钞,都不会被砍头,这不是自由是什么?

“大司徒!”张学颜带着兴奋的走了进来,急匆匆的走到了王国光面前,将一把麻丝放在了王国光面前,极其兴奋的说道:“我找了一个好东西!”

“淡定点,你是少司徒,户部的堂上官,这么冒冒失失的成何体统?我大明的堂堂正二品大员,如此喜形于色,不合礼数。”王国光教训了一下,拿起了手中的麻丝询问道:“这是什么?”

“蕉麻。”张学颜笑着说道:“常常用来织布,最多用来制作船舶的缆绳、锚绳,当然,对于户部而言,它最重要的作用是用来造纸,纸张十分耐磨,更加不易折损的同时,还能起到防伪作用。”

“防伪作用?”王国光眉头紧皱的问道。

张学颜极其兴奋的说道:“因为蕉麻造纸,现在只有朝廷能做,而且大批量的蕉麻,也只有朝廷能够得到!蕉麻纸,就是最好的防伪。”

蕉麻被称之为马尼拉麻,这种植物在马尼拉也不是遍地就是,生存的条件不算苛刻,但目前只有吕宋部分地区有种植,主要用于船舶生产,而蕉麻用于造纸,是户部对钞法探索的结果。

户部一直在寻找一种不易得到、强度高、耐腐蚀、抗霉菌、抗褶皱的麻料,来制纸印钞,而现在被户部给找到了,蕉麻做纸,就是私印宝钞的最大门槛。

首先就是原料难得。

蕉麻分为绿茎和红茎两种,而其中绿茎的产量最高,质量最好,但很难引种,在万历二年,吕宋总督府设立之初,就注意到了这种原料的特殊,因为缆绳需要使用这种麻料,殷正茂开始向广州和海南琼州引种。

万历三年为两百亩田,红茎蕉麻引进成功,绿茎失败,绿茎蕉麻主要是不耐虫害,而且对当地有些水土不服,总是多病害,动不动就大面积的枯死。

所以蕉麻只能依赖于从吕宋进口到腹地,这就是第一个困难,想要获得蕉麻,就必须要打通从吕宋到大明的所有关节,才能买到蕉麻,这就是增加私印的门槛,而且绿茎蕉麻的种植,主要集中在马尼拉附近,所有的蕉麻园都在总督府的手中。

其次就是配方,蕉麻造纸想要造的光洁白皙,那是需要下苦功夫的,麻纸上通常都会有纤维暴露,大明户部对技艺进行了改良,比如用纯碱代替草木灰,用白土代替日光漂白,石灰石增加油墨的吸附性,用飞底刀打浆机,代替传统的碓打舂碾,这些技艺的改良,每一步都是极为机密的配方。

我来搞定麻纸,技术上就极为困难,再加上防伪油墨等等,搞不好研发后生产的成本会比造出来的纸钞还要昂贵,得不偿失,最重要的是还会担上杀头的风险。

“好东西啊!好东西!”王国光看着手中这一团蕉麻线,再看看已经做好的蕉麻纸,有些微微发黄、发绿的纸张,十分的光洁,并没有传统麻纸那种粗糙感,还有试制的大明宝钞,让王国光连连感慨喜形于色,刚刚还在让张学颜淡定的王国光,反而不淡定了起来。

张学颜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这是蕉麻一成的蕉麻纸,这是蕉麻三成的蕉麻纸,大司徒,你甩一下。”

一成的蕉麻纸,更加清脆,但甩动几下,就有了明显的折痕,而三成的蕉麻纸,甩起来声音声音就不那么明显了,但没有折痕。

“通行宝钞的纸张里有两成的蕉麻。”张学颜拿起了手中试制的纸钞低声说道:“声音清脆,而且抗折。”

防伪也会变得简单,一甩就听出来了,声音清脆而且耐折,两成蕉麻就是不断试验的结果。

“走去找陛下!”王国光抄起桌上的宝钞盒,急不可耐的前往了通和宫,他比张学颜还急,涵养?那是什么?有那么重要吗?

朱翊钧被王国光找上门来的时候,也是十分惊讶的,对于纸钞从棉纸升级到蕉麻纸,朱翊钧本人是肯定户部的努力的。

“大明不适合推行宝钞,准备金不足。”朱翊钧开口说道:“户部上的《钞法锚定疏》里锚定物不够充足。”

“就是海外推行。”王国光十分确信的说道:“把规模先做上来,技艺会愈发的成熟,产业链就会变得丰富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大武第一男人从推到太子妃开始李显卫宓冬儿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青云追月 万剑复苏 苏牧黄君柔混沌剑帝免费阅读全文 觅长生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大乾王朝六皇子居处碧波院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豪门枭士林云林无月叶婉清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豪门枭士林云林无月叶婉清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