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五百五十四章 临行

第五百五十四章 临行(1/2)

目录

兄弟俩的讨论,在踏进荣禧堂正厅的时候就暂时停了下来。

不过贾琮的提醒,宝玉明显是听进去了。两人给来客行礼问安后,宝玉就坐在一旁陷入了沉思。

今日的来客不是别人,正是薛蟠的母亲薛夫人,还有儿媳余瑶。

自余瑶嫁入薛家,薛夫人一开始还因其出身低微,颇有怨念,不过很快就被余瑶的性格、能力打动了。

如今余瑶已经接手了薛家内院,甚至还接手了薛家的一部分产业。不但对薛夫人的生活起居照顾的妥妥当当,外面的事也是办的井井有条。

咱就不说别的,光是余瑶能做到婆婆的一日三餐亲自掌勺,哪家媳妇能做到这个程度?

如今就是差生个娃儿,薛家有后,万事大吉。

薛夫人方才在老太太这夸儿媳夸了一句接一句,直把余瑶夸的红了脸。

“你看看,这丫头还脸红害羞的不行……”

老太太也跟着打趣,本就害羞的余瑶就更紧张了。

好在这时王熙凤抱着小娃儿狗蛋过来了,一屋子人的注意力立马就转移到了小奶娃的身上,围着还在吹泡泡的狗蛋稀罕的不行。

特别是薛夫人,就快把狗蛋抢回家自己养着了。

“蟠哥儿跟他表哥去了西边,家里就剩我们娘俩,过节都觉得没什么意思……”

薛夫人是真的想儿子,闺女又嫁去了贺家,总不能一直呆在娘家,中秋节过的没滋没味,这才想到了来荣国府拜访老太太。

一来两家是姻亲,又在荣国府住了好些日子,也算是排解排解寂寞。

二来也是想从贾家这里打听打听情况,看儿子什么时候能回来。

说了一会家常后,薛夫人就从贾琮这询问西边战事的情况。

“宝丫头跟女婿说,蟠哥儿与你二哥他们打了胜仗,既然打了胜仗,是不是就快回京了?”

在薛夫人的意识中,打了胜仗,朝廷就会班师回朝,然后该封赏封赏,该处罚处罚。

这的确是往昔的惯例……

但这一次却不会如此,因为作为主将,贾琏是个真狠人。

“二哥曾给我来信,说是打算在西边占下一块地方,让朝廷在那扎下根来……”

说再多,薛夫人也是听不懂的。

不过有一句薛夫人还是能理解,那就是朝廷要在万里之遥钉下一根钉子,需要有人在那驻守。

这岂不是说,儿子回不来了?

瞬间,薛夫人跟余瑶皆是脸色一白。

那可是万里之遥的地方,薛家大房就这一个男丁……

“三两年内,我二哥是回不来的。薛大哥倒是不一定,朝廷会在河西、安西抽调大军,前往轮换。薛大哥这一次立下的功劳不小,他又是太子殿下的心腹大将,陛下不会让东宫大将在外久驻。”

轮战之策,还是贾琮亲自草拟的战略。

如今大夏的总体战略是海战征伐,陆地上的征战基本上已经告终。

为了保持陆师战力,在西边钉下一根钉子,然后各边军不断轮换去西边,拿罗刹国练兵磨刀,简直完美。

贾琏作为前军主将,他要坐镇中军,轻易不能动。

至于薛蟠,这家伙战斗力真是太骇人了。

据说每次薛蟠出战,罗刹国的人都不敢应战,望风而逃。

军报中有一句是专门写这货的:偏将薛蟠,手持方天画戟,单骑冲阵,力扛百敌而不败,勇往无前,如杀神在世……

有这种猛将兄在阵前,朝廷轮战磨练大军的计划都得搁浅。

为啥呢?罗刹国的人也不是傻子,跟这样的猛人对阵,那跟送死有什么区别。

每次敌人一看,那个杀神又来了,立马远遁数十里,这仗还怎么打?这兵还怎么练?

贾琏为此还专门给朝廷写了奏报,谏言皇帝老爷在送来补给后,赶紧把薛蟠调回京城,他还要拿罗刹鬼当磨刀石呢。

“按时间推算,第二批的补给应该已经出发了,来年春夏时节,薛大哥大概率就能回来了……”

听到贾琮这么一解释,薛夫人这回反倒不知该哭还是该笑了。

她抹了一把眼泪,跟老太太哭诉道:“蟠哥儿那孩子天生不喜读书,就喜欢舞枪弄棒。那会老爷还说蟠哥儿打小就淘,将来还不知道会闯下多少祸事来。如今他有了出息,我又担心的不行……”

老太太当然能理解薛夫人的心情,她握住薛夫人的手,温声安慰:“这就是咱们军武人家的命,哥儿在阵前奋力拼杀,不就求个封妻荫子吗?蟠哥儿能有这么大的出息,这是好事。他如今在太子驾前效力,今后怎么也能封个爵。你呀,好好保重自己,看顾好家里莫让蟠哥儿担心才是……”

会不会封爵贾琮不清楚,但薛蟠的前程绝对远大。

一根筋的猛将兄,哪个君王会不喜欢?

有时候贾琮都羡慕薛蟠天生的神力,这货的天赋都点在肌肉上了,压根就不需要动脑子。

虽不能为帅,当个冲锋陷阵的大将,或者是护卫宫廷的门神,妥妥安稳一辈子。

老太太的安抚确实挺有效果,不一会薛夫人的情绪就好了许多。

“对了,差点忘了正事……”

收拾好心情的薛夫人示意余瑶,取来一个没有弥封的信封来。

“我听宝丫头说,琮哥儿下月就要出发去倭国。这里面的人都是薛家在海上的人手,还有一枚薛家的令牌……”

贾琮果然从信封中取出了一块铜制的令牌,上有一个篆字,薛。

他已经有所猜测,打开那信大概浏览了一遍。

果然,薛家的底蕴不仅仅是表面上这么简单。估计早在朝廷开海之前,薛家就在海上有过布置。

就凭这张纸上所记载的人员、关系,足以让薛家在海上当个实力不小的一方霸主了。

“这些人都是老太爷当年派出去的,老爷还在的时候,他们每隔三两年就要回金陵老宅一趟。等老爷仙逝,我一个妇道人家也管不住这些人,除了一部分还按时送来‘红利’收益,剩下的怕是不怎么靠得住了。能用的用,不能用的……蟠哥儿没能耐管住这些人,还是琮哥儿去看着处置吧。”

薛夫人懂得不多,但她不是个糊涂人。

如今的海上之争,不是小小的薛家能掺和的。

她原本想将这名单与令牌交给兄长王子腾的,可最终被宝钗给拦了下来。

“宝丫头说,朝廷今后肯定会整顿海上的秩序。琮哥儿最熟悉海上的事,宫里指定会让伱来处置……”

这话倒是没错,拿下倭国后,自北向南就连成了一条线。

倭国、琉球、吕宋、满剌加这一圈就成了大夏内海,内海之中,就不允许有私人的海上武装力量。

这是皇帝早就与中枢大佬商议好的,贾琮就是参与这项计划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柳色逢时 退婚后,前任小叔缠上我 假千金退婚傅少贼心不死沈思傅司年 中洲队长但是荒古圣体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我的昆明姑娘 重生七零:手握系统的我却在种田 傅爷退婚后夫人又去约会了沈思傅司年 柯南里的除灵侦探 内战美利坚:我在德州当警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