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国潮1980 > 第九百七十五章 看本质

第九百七十五章 看本质(2/3)

目录

三是玉器厂的玛瑙俏色《和合福寿》。

四是玉器厂的翡翠《宝莲灯》。

五是玉器厂的珊瑚《反弹琵琶伎乐天》

六是象牙凋刻厂的象牙横盘《五百罗汉渡海》。

七是金丝镶嵌厂“花丝王”的传人张崇明师傅制作的黄金陈列品《故宫角楼》。

唯独有点可惜的是,去年因《红木嵌翡翠九龙吐珠灯》一度曾大出风头的宫灯厂,还有凭借绢人露脸的锦匣厂这次却因为不能推陈出新,而榜上无名。

但话说回来了,这也不是坏事儿,反而是好事。

因为这无疑代表着送来的展品整体水平又提高了。

尤其是确定了美术院校与工艺品厂合作出品的精良性,用事实证明了这条提升产品艺术品味,打消匠气的这条路是可行的。

比如说,象牙凋刻厂的《五百罗汉渡海》,这个大型横盘就是和国家美院合作的。

按照美院出的设计稿件,由象牙厂的工艺师,将形象不同的五百罗汉镌刻在一支重千克、长两米有余的象牙料上。

他们的分别骑着龙、虎、狮、象、鹿、麒麟、犀牛等等神兽,腾跃在汹涌的水浪上,人物、兽、波涛凋刻得精细生动。

再比如说,用花丝镶嵌工艺制作的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嵴之说的《故宫角楼》大型黄金陈设品。

这也是和工艺美院合作的产物。

不光主体是黄金,角楼的墙壁是用两千多块碧玉嵌金丝砌成。

檐顶装饰有虎眼石,楼柱为玛瑙石,栏杆用绿松石镶嵌而成。

任谁一看,那也是“巧夺天工,价值连城”啊。

而且关键是这些东西既然摆在这里,那么宁卫民理所当然就有优先购买权。

如今无论讲财力还是论交情,大概率不会有人跟他争抢,价格也会很划算。

毕竟这种纯工美艺术品的行情在国内还没起来,如今的价格还是以外贸公司的收购价为标杆来计算。

说句不好听的,外贸公司给这些工艺品厂向来开价是那么的黑。

哪怕按照他们的收购均价翻上几倍,对宁卫民而言也是完全可以接受,根本不会吃亏的一件事。

要再过上几年,可就没这样的美事儿了。

所以宁卫民就必然要比旁人更看得入迷且过瘾。

打心里说,他并不想错过任何一件。

已经不知不觉把这些珍贵隽品视为自己囊中之物了。

同时也默默开始盘算起,这些东西买过来后,哪件留在坛宫饭庄,哪件要挪入马家花园了。

不过,恰恰也就在他想得出神,琢磨美事儿正入迷的时候,他被人给认出来了。

常言道,纸里是包不住火的。

饶是宁卫民低调行事连免门票的便宜都没占。

他一直刻意躲在游客中间,不想惹人注意,只想享受最自然的游览感受。

可这地方不比别处啊。

全是坛宫饭庄的人,又有谁不认得自己的大老板长什么模样呢?

何况宁卫民去日本的时间仅有半年而已,还没到大家伙能把他忘记的地步呢。

更别说坛宫的保卫干事可都是特殊部门的专家啊,那警醒劲儿连一般的民警都比不了。

于是他一在宰牲亭里待长了,就成了荷叶包铁钉——马上戳破了。

一个专门守在这里,负责维护秩序的保卫科干事越看他越眼熟,最后认出他来的时候。

人家特专业,面无表情,非常镇定地直接走出宰牲亭大殿。

然后就用步话机通知上级了。

那还是宁卫民当初拨款买的安防设备呢。

通话清晰,通信距离公里,倍儿好用。

结果他自己今儿就“折”这玩意上了。

这叫什么?

叫作茧自缚。

不得不说历史是永远在重复的,这小子居然和想要逃出秦国,却因自己制订的凭证住店的律法而被捉商鞅是一个运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哥不可能是恶堕魔法少女 天灾后我靠异能种田发家 这个女魔头,不对劲 四合院的红火人生 官场:从拯救美女市长开始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赶海:我捕鱼能实时提现 高达之穿越宇宙的光 盘龙:我以力证道
返回顶部